爱聆简介

CENTER INTRODUCTION

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发展中的文化心理学:理论、应用与前瞻”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日期:2023-02-28 阅读:969

2022年12月16日至12月18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发展中的文化心理学:理论、应用与前瞻”学术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和心仪脑平台直播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烟台市心理学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认知科学交叉平台协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主题报告、圆桌对话、专题论坛和分组论坛等形式进行了120多场报告交流,线上累积观看达1.1万人次,心仪脑热度近25万。


本次学术年会延续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一直以来秉承的“构建文化互鉴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的理念,结合国际化和中国学派、科学性和人文性、理论与实践、学术群体与社会公众等多层面的风格、视角和需求,为国内文化心理学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而服务。一方面促进面向国际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加强海内外华人学者建构中国学派的交流与对话,促进研究者们为文化心理学在文化差异、国民性、文化进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议题做出贡献。


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心理学在理论探索的同时,如何回应现实需求,促进国民文化自觉进而文化自信,成为本届学术年会讨论的焦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学术年会在国内外心理学界和社会公众间获得了广泛关注。在疫情起伏不定的情况下,本届年会依然延续了历届学术年会的风格,高质量的报告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给与会专家学者留下了承前启后、持续快速成长的深刻印象。


12月17日上午学术年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孟维杰教授主持。首先,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赵国祥教授致辞,他强调了文化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中的独特地位,肯定了文化心理学专委会过去的工作,表达了对本届学术年会收获重要成功的祝福和期待。随后,鲁东大学副校长陈厚致欢迎辞,他代表鲁东大学热烈欢迎大家参会,也期待以后有机会线下访问鲁东大学。后,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胡平教授为致开幕词,她介绍了文化心理学专委会的办会传统和特色,以及本届学术年会的准备过程,寄望通过本届学术年会,中国的文化心理学研究者能够在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疫情防控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对文化心理学这个学科在国内外的前沿发展进行更好的总结,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着力于推进中国学派的建构,促进中国文化心理学更好地发展。


本届学术年会共邀请了11位海内外学者进行了大会主题报告。17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陈晓华(Sylvia Xiaohua Chen)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朱莉琪研究员、澳大利亚科廷大学Takeshi Hamamura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关于自我的太极模型的三个问题”,“文化与全球化:跨文化社会整合与亲社会行为的促进”,“儿童社会认知的文化差异”,“文化变迁的文化心理分析”的报告。18日上午,波兰科学院心理研究所Kuba Krys副教授、鲁东大学滕洪昌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胡晓檬博士,分别作了题为“幸福社会”,“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文化心理学的三种美”的报告。18日下午,美国布兰迪斯大学Angela Gutchess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孝鹏副研究员、浙江大学Alex English副教授、厦门大学吴胜涛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文化与年龄对记忆的影响”,“独立我能动性的拓疆流动生态在中国的历史与当代演进”,“转型过程中流动所昭示的心理变迁:来自4个纵向研究的证据”,“更理性,还是更功利?近四十年中国社会两种个人主义的变迁”的报告。这些主题报告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对全球化与文化融合、人类在认知、情感、自我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比较、文化变迁与文化适应的全球和中国视角、中国学者在文化心理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方面的自主探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17日上午,举行了本届学术年会的特别活动。南京大学翟学伟教授、北京大学彭泗清教授、中山大学景怀斌教授和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黎岳庭教授围绕“中国文化心理学路在何方”主题展开圆桌对话,胡晓檬博士主持了对话,胡平教授进行了观察总结。翟学伟教授指出,本土心理学不应该停留在只强调中国特色的阶段,应该通过中国本土研究发展适用于不同文化的创新理论。彭泗清教授分析了本土社会心理研究如何关注中国正在发生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意义的社会实践。景怀斌教授立足于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探讨了文化心理学学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对中国文化心理学者如何建构学科与身份认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黎岳庭教授站在文化心理学的国际视野,梳理了文化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逻辑和新的前沿进展,呼吁中国文化心理学者始终要与国际视野同步,掌握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向世界传播的学术话语能力。胡平教授介绍了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过去对推动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分析了圆桌对话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学多样化视角,认为这样的对话对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应该在更广泛的范围持续深入地进行。


17日下午和18日上午,分别进行了7个专题论坛和8个分组论坛的100多个报告的交流。这些论坛和报告主题多样,既有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适应等传统的跨文化心理学主题,又有传统文化和儒家心理等本土心理学主题;既有智慧与道德等文化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又有心理治疗和消费心理等文化心理学应用问题的探讨;既有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这样的宏观文化心理理论探索,又有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和青少年心理适应这样的具体文化心理特征分析。7个专题论坛分别是“智慧与道德心理研究”,“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智慧与文化心理研究”,“布鲁纳文化心理学及其应用”,“罪错青少年教育矫正”,“儒家心理学:变迁与适应”,“文化心理治疗”。8个分组论坛分别是“自我、性别与社会心理”,“大学生的社会与心理健康”,“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心理研究”,“价值观与民族文化认同”,“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文化适应与跨文化研究”,“消费与应用心理”,“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


在学术年会召开前的16日晚上,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2022年度委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由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韦庆旺副教授主持。首先,本届学术年会承办方代表孟维杰教授介绍了会议筹备情况。胡平教授对过去一年专委会的工作做了总结报告。专委会副主任景怀斌教授代表专委会党的工作小组介绍了党的工作小组的成立情况、所做工作,并交流了工作思路。后,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李海青副教授做了承办2023年专委会学术年会的申请报告,并获得与会委员的一致通过。此外,委员们就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分享,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大会闭幕式由韦庆旺副教授主持。首先,大会对承担本届学术年会会务服务的志愿者团队表示了感谢。接着,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闫志明教授和烟台市心理学会会长郑淑杰教授分别代表承办单位进行闭幕致辞,他们对本届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对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委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并欢迎与会代表有机会线下到鲁东大学和烟台参观交流。然后,胡平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她认为本届学术年会有三大特征:,是在延续以往专委会学术活动国际化的基础上,向着更广泛的国家或地区开放。本次学术年会的嘉宾不仅有以往比较常见的北美学者,香港学者,还有来自波兰的学者,来自澳大利亚的日裔学者,以及来自大陆高校的外籍学者。第二,文化心理学专委会的青年委员学者,以及国内文化心理学的青年学者发展与成长速度非常快,不仅表明文化心理学专委会和文化心理学这个学科发展迅速,而且表明文化心理学是滋养和助力青年学者成长的潜力学科。第三,报告的领域主题非常多样化,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心理学本身的研究很繁荣,另一方面体现了文化心理学具有集聚诸多重要的中国理论和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枢纽作用。后,李海青副教授代表2023年学术年会承办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并向与会学者和广大文化心理学同仁发出热情诚挚的邀请,欢迎大家参加明年的学术年会。

爱聆心医生公众号
爱聆心医生小程序商城
友情链接:
卓顿心理云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400-780-2020
手机/微信同号:17302543606
工作时间:9:00—21:00
门店地址
南京新街口店:南京市秦淮区江苏文化大厦23楼2303室
南京雨花店: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80号南京大数据产业基地1栋1F
宿迁项里中心:宿迁 · 宿城区 · 运河南路60号项里社区居民委员会院内二楼218室

Copyright © 2022 爱聆心医生 江苏卓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4013615号-35

  • 首页
  • 联系电话
  • 返回顶部